在日前,钟南山院士带领的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研究团队发布了《关于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范指引》。从传染源、传播途径、易感人群三方面,对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范提出详细行动建议。
1.避免接触传染源
开篇首要点谨记:不食用野生动物;接触禽畜后要洗手;不直接接触病畜、病禽;不加工、食用病死禽畜及未经检疫合格的禽畜肉;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禽畜肉。
老年人生活饮食起居往往有陪护协助完成,因此,防范的对象应包括老年人的陪护。
老年人机体应答减弱,多潜在发病,部分临床表现不典型,因此,需要对有疾病接触史的老年人群提高警惕,必要时进行更严格的筛查。新型冠病毒潜伏期可长达14天,对于可疑的对象,密切观察14天有利于排除传播者。
2.切断传播途径
新型冠状病毒致病力强,传染性高,传播方式包括:空气飞沫传播、接触传播及可能的粪口传播。在第二点的分享中,以下建议适用于养老机构和居家防疫老人:(1).正确的佩戴口罩是减少飞沫传播的有效方式。不随地吐痰,打喷嚏时正确遮挡,也是减少飞沫传播的可靠途径。
(2).老年人排痰能力下降,有时需要辅助排痰,严格遵守辅助排痰操作流程,可保护照护员及老人,减少感染的发生。
(3).保持环境通风,避免去人多聚集的地方,自我隔离,均为有效减少空气传播的方法,注意避免通风引起室内温度变化过大。新型冠状病毒在空气中短时间存活,可形成通过空气传播的颗粒,长距离散播后传播。
(4).减少接触传播,需做到及时洗手,做好手部卫生,同时需要做好室内清洁,保持环境卫生整洁,减少室内环境污染,及时清理生活垃圾及污物。对经常接触的物品,用酒精消毒可有效灭活病毒。
另外,最近检测发现,患者粪便可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,故未能排除粪口传播的可能,注意做好个人卫生,防止“病从口入”。使用马桶后,注意盖好马桶盖后再冲水,防止气溶胶播散到空气中。此外,发布中还明确务必确保陪护失能老人的护理员健康。
3.保护易感人群
发布中还根据老年人的特点,为减少疾病的发生,建议做到以下几点:
① 合理的饮食习惯:
营养不良是影响老年患者疾病结局的主要负面因素之一。平衡饮食,控制体重指数(BMI)在19-24kg/m2内,均衡的摄入热量、蛋白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等,少食多餐,建议进食容易消化或帮助消化的食品,多吃蔬菜、水果,勤喝水,每天摄入合理的高蛋白类食物,包括鱼、肉、蛋、奶、豆类和坚果,坚决杜绝接触进食野生动物,拒绝进食腐烂、过期的食品,拒绝进食半熟、生食品。
保持食物种类、来源丰富多样,不偏食,荤素搭配,均衡饮食,保证充足营养。对于进食困难的老年人,可遵从营养师的建议,行鼻饲进食,必要时可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。对于所有的老年人,进食过程中都应避免误吸而导致吸入性肺炎发生。
② 良好的生活习惯:
发布中,建议保证充足睡眠和日常保暖,及选择合理的锻炼方式,提高抵抗力。
尽量减少外出活动,避免去老年活动中心、老年大学等人群聚集的地方。
另外建议养老机构主动做好个人健康监测,怀疑有发热时主动测量体温。对于长期卧床、肢体活动受限的老年人,应进行肢体康复训练,定期翻身,预防深静脉血栓及褥疮。
③ 健康的心理状态:
除了关注生理防疫照护外,发布还建议应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。
老年人退休后容易产生消极情绪,尤其在疾病到来时,老年人会表现出更强烈的焦虑、抑郁等,难以配合治疗。建议定期的关心老年人的生活状况,鼓励老年人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,积极的适应新的生活方式,使老年人得到家庭及社会的关怀与认同。
④ 积极治疗基础病:
老年人大多伴随慢性基础疾病,因此一旦发病则病情较重、死亡病例的高发群体。因此,需遵从医生的医嘱,根据基础病的不同,按时、规律、规范服用药物。
建议养老机构学会评估老人的病情,监测一般情况,病情变化时及时就医,对于活动受限、认知缺陷的患者,患者家属需协助治疗,同时做好评估、监测工作。
针对老年人不同于成年人的机体功能减退、抵抗力下降、自理能力受限等情况,钟南山研究团队在成年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范建议的基础上,提出了适用于老年人的防范建议,确保防护工作既要包含老年患者本人,又要涵盖老年患者的陪护人员,做到全面、细致、重视,以期早日实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胜利。
孝心坊·招商加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