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5月,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关键数据: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为2.6亿人,占全国人口的18.70%(其中,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,占全国人口的13.50%)。这意味着,现在差不多每5个人中,就有1个人是60岁以上的老人。
尽管,国家统计局本次并没有公布40岁到60岁这个年龄区间段的人口数量,但心心妹儿几经查找,还是给大家找到了1960年~1980年新生儿数据:
1960年:1402万
1961年:949万
1962年:2451万
1963年:2934万
1964年:2721万
1965年:2679万
1966年:2554万
1967年:2543万
1968年:2731万 文革也没耽误大家生孩子哟
1969年:2690万
1970年:2710万
1971年:2551万 这一年,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了
1972年:2550万
1973年:2447万
1974年:2226万
1975年:2102万
1976年:1849万 文革刚结束,大家不知道忙啥去了,生育有所下降
1977年:1783万
1978年:1733万
1979年:1715万
1980年:1776万
嗯,算了算,加起来有4.7亿人。所以呢,随着80后步入40岁,我国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总数差不多得有7.3亿人,占了2021年全中国人口的52.5%。
没错,每2个人中,至少有1个人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。
如果再把1981年~1985年出生高峰期的新生儿算上:
1981年:2064万 50、60后开始进入结婚生育期
1982年:2230万
1983年:2052万
1984年:2050万
1985年:2196万
那么全中国3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已经有8.4亿人,占了2021年全中国人口的60%了。
这说明了,我国的人口结构仍在不断向老龄化偏移。
所以呢,尽管之前各行各业普遍都认为崇尚偶像的年轻人更好忽悠,这个代言,那个代言,想要恰一把饭圈的烂钱,但随着近期政策的一顿咔咔整风,年轻人的钱怕是不那么好忽悠了。
而真正有眼光、有格局、有良心的企业巨头,早已闷声发大财,开始布局养老行业了。
比如每天创收6个亿的字节跳动,早已把心跳布局到了中老年人热爱的方方面面,还专门贴心开发了老年人专用的大屏幕版本软件。
又比如小米,老早就在开发红米这样的老人手机。
腾讯、中兴、海尔、安踏、李宁……如果你仔细留意,就不难发现,凡是你叫得出名字的巨头,都在飞一般的跑步进场,反应慢半拍的,更是连滚带爬往养老行业这个赛道扑腾。
这一点,也直接体现在了数据上——从2018年到2022年,养老行业的市场规模也预计将从6.57万亿元增长到10.29万亿元。
养老行业毫无疑问将成为下一个新的投资风口,但在市场瞬息万变的今天,养老行业的底层逻辑是否会发生变化?它的高成长性和高确定性又究竟从何而来呢?
一是看痛点:痛点在哪里,盈利点就在哪里,解决任一都能搞出万亿产值。
痛点1:人口老龄化,将导致社会负担会加重。
因为逐年加大的老年群体对养老、医疗、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越来越大。老年人体能下降、容易生病,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。
痛点2:空巢老人1.2亿,老龄伦理问题越来越突出。
空巢老人增加以及独生子女增多,传统家庭养老已面临挑战,代际之间的孝道、赡养老人的观念日益淡化,家庭对老人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的传统不断削弱。
痛点3:35岁以上就业歧视,造成劳动力短缺。
我们人口老龄化将减少适龄劳动人口规模,使“人口红利”难以继续,而此时,很多企业还抱持着35岁以上中老年人勿扰的陈旧招聘思维,用工荒和就业难势必长期共存。
痛点4: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调整也有较大影响。
#p#分页标题#e#
老年劳动力因智力衰退,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,创新能力不足,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,这个时候再强求老人学习和适应新的社会变化,不如主动做出改变,去适应慢慢变老的中国人。这一方面,邻国日本就做得很好。
二是看趋势:政策方向就是大势所趋,搞反了方向那是要命滴。
趋势1:加快养老经济保障。
调整经济结构,加快产业转型升级,加速经济发展,提高劳动生产率,减轻公共财政负担势在必行,所以各地政府都在探索政府+企业的新模式来进行全新的养老保障。
趋势2:建立老年社会保障体系。
把国家统筹保险、个人储蓄保险、大病医疗保险、社会商业保险有机结合起来,大力实施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、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,全面实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,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,多管齐下,提高人口“夕阳”时段的抵御风险能力。
趋势3: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道路。
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、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、公共福利设施养老为补充、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尤为重要。近年来,南京市玄武区试点的“居家养老”就倍受好评。
趋势4:鼓励支持老年人发挥作用。
国家可研究出台逐步提高退休年龄的政策,各地可采取各种形式,为老年人再就业创造条件。其实1985年以后出生的这波未来“新老人”们,和过去传统意义上的老人有所不同,他们在社会分工中的作用已经不像父辈是以打工做体力劳动为主,而更多是以脑力劳动为主,这个时候,丰富的经验反而是一种优势累积。只要不是老年痴呆,有什么脑力活儿,尽管派给他们就是了,而且相比较气盛容易冲动的年轻人来说,他们能静得下心沉得住气,稳定性反而更好。
趋势5:积极发展老龄产业。
在围绕老年人物质及精神需求,调整产业结构,开发生产各种老年消费品。以老龄产业发展社会福利事业。启动老龄产业机制来兴办社会福利设施。发展为老服务业,培育老年服务中介组织,培养专业化的为老社会服务队伍。
而这一点,对于一个提前10年就在开始布局养老行业的企业来说,比如孝心坊®,都不是事儿。因为,为了这一天,我们已经足足准备了10年。
成都孝心坊®成立于2009年,发展至今,直营及加盟的中老年用品连锁专卖店已在全国范围内铺开。
一方面,我们深知:随着老龄化不断的深入,养老产业市场前景可观、大有可为!在国家政策的推动及社会资本看好的情况下,银发经济或将成为我国支柱型的经济增长点之一。
但另一方面,我们也深知:养老行业是一个需要“做重”的行业,一定是慢慢成长的,每一个从业者都要有“慢慢做、好好做、要做就做好”的决心。
“有多少能力,就去做多少事情。”深耕养老行业10年,孝心坊®的所有小伙伴们都亲历了做养老的不易,作为行业先行者,我们对想要进入养老行业的企业和从业者也有自己的建议。
首先要有耐心,要愿意花10年、20年去培育。
其次,还要有情怀,养老之于我们而言,是一份事业、一种情怀,现在我们更把它当作一种福报。
此外,还要有坚韧恒久的决心,开始简单,坚持不易,养老一线真的就是脏活累活都要干。但这个社会需要这个行业,也总要有人愿意去做。
我们,就是那一批人,10年前如是,现在如是,将来亦如是。
当我们的社会发展到今天这种程度,孝心坊®作为一家企业,能够为推动社会进步以及进一步呈现这个社会的文明作出贡献,这,就是我们存在的最大价值和意义。
孝心坊·招商加盟